這幾天連續追蹤了很多資訊來源,有點影響到日常作息...。也看到、想到很多值得思考的點。在資訊鋪天蓋地而來的時候,人們怎麼回應?又"應該"怎麼回應?
先說說自己的反省。在資訊開始被大量散播的時候,我感到焦慮,很多鄉民、宅男宅女都用自己的方式動了起來。我也想動,所以感到焦慮。我焦慮的是想要拯救多一點人?焦慮得是資訊怎麼不快點傳出去?還是,別人都動了為什麼我沒有動?
最後這一種想法雖然有點可怕,出於自私,但似乎真的存在。
這幾天我電視看的不多,大部分消息是從網路上得知。文字化的敘述並沒有引起我太多的情緒,也或許是這樣的災難以集體性的文字敘述便不那麼煽情,或動人。而新聞畫面則是每看就心酸。想著要在推特、噗浪、PTT上傳播消息,常在想是不是變成為了傳消息而傳消息,即使今天內容不是救人,我依舊會傳,為了覺得自己很重要的使命感。這樣的想法真的很恐怖。
回到動起來的動機。這種動機雖然被我說成自私,但動的結果還是好的,因為也是在評估之下作出的行動,多少也是有幫助。PTT可能有一種"跟進"、"一窩蜂"的文化,但是捐物資、傳消息這類動作的結果,會是正向的,能助人的。
然而什麼是正向的,什麼是能助人的?
不知道從哪裡看到msn掛小太陽串連集氣的消息。我覺得很可愛,快放晴吧,別再下雨了。有人問我掛小太陽,萬惡的微軟會捐錢嗎?我說我不知道,但還是去討論區上問了。發問,這是很初階的行動,因為其實我不在意有沒有捐。然而好像很多人很在意...。那把msn小太陽串連活動的消息傳出去,是正向的嗎?
如果我傳的消息有誤,對於傳消息這件事,我會變得很退縮。
當然不是"關我啥事"那種態度,而是擔憂製造混亂而產生的退縮。如果行動受人質疑、引發爭議,我會更加的退縮。
害怕批評與製造混亂會是我不要動起來的主要原因,至少在散播消息這件事情上面。或許是對自己的一言一行缺乏自信,有自信的話,我應該自我感覺良好而認為對的事就該傳出去!
事實上,很多觀點都是有爭議的(而我過於膽小,不敢大聲宣稱我認同的主張,漸漸的我沒有主張),而非肯定的好或壞。而在對救災的反應中我也看到很多層次的觀點,從不同的高度切入當前最需要的,而網路正讓這些想法得已付諸實現。
最重要的,是個人和重大社會事件的連結。對莫拉克颱風以及災情的關注,或許讓我和台灣相連。無法說出的921地震、幾次重大選舉、什麼風災是因為和我沒有切身的關係,所以在當時沒有與我的生命結合。莫拉克颱風受災的幾個縣市鄉鎮幾乎不曾走入我的生命,但我持續關注,認識了它們。
而他們就變成了我們。
0 回應: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