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2011簡易回顧與2012年想要達成的自己

在新竹的三年學生生活後,我又在這兒多留了一年三個月。論文現在感覺離我有點遠,所以在看到自己部落格上的摘要文章內容整個是感覺有點陌生。

總是會回想起一年前的自己在做什麼?為了讓自己有點紀錄,來回顧Cynfox的2011年吧!

  1月 心不甘情不願地當業務
   人生第一次吃尾牙
   社會所宜花畢旅   
  2月 離職、過年、新工作
   屏東二日遊~
  3月 寫案子
  4月 寫案子
   內灣!
  5月 排練...寫案子...
   校巡
  6月 拼命寫案子...排練
  7月 這夏天衝了兩次浪!明年還要再去!
   表盟藝管人才研習
   YF
  8月 YF
   復古時尚趴!
   學開車...(但九月獲得駕照之後,還沒開過車...)
  9月 演出宣傳、票務
   研究所同學大多離開新竹了
10月 演出宣傳、油漆工(?)台北一週生活~
11月 新竹演出、結案、寫案子之類的...
12月 決心要去日本開始安排

以下,原本打了超級多的流水帳。

但就這樣吧。

目前,工作大致上手了,但常常感到很深的缺乏,或是空洞。
2012年不能再這樣了。我要有別的圈子。語文、其他專長、把舞練好讓身體限制少一些。多看點書、多寫點文章。如果妳想要走出去的話,有一些必備的條件,何不趁這穩定的一年好好累積?




魄力與心細兼具的工作-舞監

前兩天剛剛參與完一場劇場人的研討會,又適逢剛結束一檔製作,終於知道"舞監"舞台監督究竟代表著多重的責任,深深覺得舞監是一門大學問!幾乎是演出執行上是否能圓滿結束的大功臣!

以剛結束的演出來說,在演出前團內的大家都有點負荷過重,舞監大人的穩定與仔細對我們來說真是重要!無論是時間安排、技術問題、電腦程式,之類之類的,都讓我覺得,有你真好!這更讓我們一群人在演出結束後還一副迷妹貌,討論著舞監大人的魅力!如果沒有你我們要怎麼辦?

昨天的研討會則是一位剛從鹿特丹劇院實習回來的資深舞監--楊淑雯,讓我覺得她真是帥翻了!這一年來覺得劇場演出對我來說,就是需要一種"齁住"的能力。對舞次方的舞者來說,或許是在日常生活的工作和準備演出的練舞之間齁住,身心都不能垮;對行政來說,就是要張開五官知道目前所有進程、人員狀態、應有的作為與反應(畢竟已經工作快要一年了,大家的習性也該摸清楚了,不能再什麼事都要人盯),還有齁住壓力,把情緒藏起來--因為時間緊迫,若是將情緒放大處理,該時限內完成的工作就要開天窗惹。

這麼小小的一個劇場演出季,小小一個行政工作就已經讓我好幾次大叫齁不住,看看這類型工作在台灣的規模最大:跨年煙火、聽奧開幕晚會的執行......,到底是多大的場面啊~~~~~

總之,總算是真正認識了舞監這功臣。在今年以前,我大概都還以為舞監的工作很容易上手吧,年中的時候還以為我可以空降去幫樂府當舞監,在網路上看到舞台監督工作手冊才發現這件事並不簡單,還好最後是幫忙了音控,自評八十分。要是被指派更難的工作可能就不及格了QQ。

對立的兩面"文化"

庶民傳統文化與精緻當代文化,這題目很大沒錯,但是最近想到ABCD幾件事,真讓我很好奇在這兩造之間何者為優,究竟有沒有"真理"的存在?


先提一件有點久之前的討論:我們要如何決策某件藝術形式的保存與否,比方說京劇好了,如果現在很少人在看京劇,是不是就沒有保存的必要呢?花費時間和金錢挹注在傳統文表演藝術上,是否對大多數人來說並不值得?如果這個邏輯是這樣的話,那是不是大家就盡全力來照顧大多數人喜歡的藝術好了,比方說資助流行音樂。(搞不好我們討論這話題的同時世界的某個角落有一群不看現代舞的文化官員在討論現代舞是不值得保存的文化形式)

但是又有人說話了:我們要保存、接觸的,是像巴哈、莫札特等有著高等智慧的藝術家所留存下的作品,只有這些東西會在百年、千年後還被人們所記得;而時下的流行樂並不是這種藝術作品,人們接觸得夠多了,所以不需要再去刻意保存它了。

在這裡看到了一組對立,是大眾文化和精緻文化(小眾文化?)的對立。除去"何為高等藝術"這個必須要百年千年後才能見分曉的評判之外,大眾文化和小眾文化孰優孰劣,或許沒有那麼清楚,會是一個比較需要討論的問題;大眾文化正因為受歡迎,適逢T島愛蜂現象,仍有其重要性,也不會遭到否定。


延伸出來,從表演藝術延伸出來擴及全面性的文化:庶民在傳統習俗及生活方式產生出的文化vs中產階級的、精緻的文化,似乎也是一種對立,而這似乎是生活風格上的兩造。如果有人認為夜市文化髒、亂不值得保存,而應以藝術中心取而代之,在外國觀光客眼裡比較有面子,而直接介入進行都市更新,或許這個舉動本身比較失台灣的面子:為了現代化或是學習國外經驗而破壞原有文化,這個舉動同時更否定了台灣人習慣的生活方式。


提醒自己要記得:社區文化有它自己的邏輯,外來力量強力介入就是暴力;庶民文化,也是台灣的成分、一部分,否定這些的同時也否定了自己的身分;若是以文化人自許,更需要注意自己的態度,千萬不要文化傲慢上身,俯視其他人,特別是和自己不一樣的人。



[報導]工研院與舞次方—鑄造出科技跨界的舞蹈劇場


文/蔣昕

「這個女孩被吊起來了嗎?」「或著她根本就是一座燈?」即將在十月份於台北、十一月份於新竹上演的舞次方舞蹈工坊年度公演《打鐵舖三號:錯視》,有這麼一個令人們好奇的宣傳圖像;而這樣視覺上的主觀認知與模稜兩可,正是這一個作品想要表達的概念。


舞次方舞蹈工坊是新竹在地的現代舞團,多次在新竹地區獲選為新竹市優良團隊,也多次獲得文建會、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的肯定。2011年舞次方獲得文建會科技跨界作品補助,首度與科技團隊——工研院——進行跨界合作。一直以來,舞次方團內都有許多科技人,在新竹科學園區或研究單位上班,科技與舞蹈的結合正是舞次方不斷嘗試創新的方向。當工研院在花博夢想館成功地結合科技與藝術創意後,舞次方進一步與工研院合作,將國際間首屈一指的技術運用在劇場藝術中,為肢體表演創造更多可能性。


在《打鐵舖三號:錯視》中,工研院的即時互動程式與3D投影運算技術,創造了舞台上多變的場景:即時辨識的技術能感應舞者的位置與移動,使得實體的人能與投影出的各種元素互動,例如火焰燒灼著舞者的身體,正是以技術成就了無法真實執行的視覺效果;而3D投影的運算技術創造了視覺上立體的風景,真實舞者在立體且動態的環境中舞動,虛虛實實,令人感到驚奇。數位化的影像呈現突破了舞台景象變換的限制,在小劇場的表演型態中,讓進劇場的觀眾能親眼看見如電影特效一般的現場演出,營造出富含「錯視」效果的畫面。而「錯視」正是舞次方想要傳達給觀眾的核心意念。


錯視:人與人的誤解、空間的扭曲


「錯視」意味著眼睛所見到的,並不可信;世事並非眼見為憑,而需要常常自問「什麼才是真實?」人與人的互動邏輯時常不如預期,貌似掌握、控制住的卻突如其來的破裂、瓦解,這樣的變動往往讓人無所適從。舞次方《打鐵舖三號:錯視》運用影像畫面、舞台裝置以及舞者身體的三方互動,表現出各式各樣的錯視關係。究竟有幾個舞者?她是站在地面上、懸浮在空中或著處在危崖的邊緣?日常生活中習以為常的空間關係在舞台上被顛覆了,人體不再老老實實地受到地心引力控制而可以自由浮動;藉由舞蹈,也表現出人與人之間相遇、誤解、不斷重組游移的過程。


舞台上的風景千變萬化,但是觀眾主觀所看見的,是真實的風景嗎?這個問題留待觀眾進劇場時,眼見為憑。《打鐵舖三號:錯視》將在十一月十二號晚上七點半於交通大學演藝廳演出,屬於風城的科技跨界劇場藝術,期盼您能一同見證。購票請洽兩廳院系統(台北場新竹場)。

除了愛情,生活即將(完全)轉移

又開始跳舞的一年三個月後,從清華大學畢業已一年一個月,成為舞團小總管的第九個月。再過三天,最後一位清華幼幼班的戰友也將離開新竹(如果替代役男不算的話...)。從此之後,學生生涯的人際網絡幾乎正式轉移。

擔心嗎?當然。這似乎代表了某個時代的結束,完全遞移到了下一個時代,在這個時代裡,妳必須更堅強些。因為在舊日時光裡稱得上是依賴的對象,都步步地踏進了人生的下一個階段而不在身邊陪伴了。在這兒還有Andrew和舞次方的大家,但這和幼幼班的陪伴是不一樣的。

這是一種很奇妙的經驗,在我目前(九個月以來)的生活裡,我的工作和興趣是同樣的一件事。她和她都說我很幸運,可以在自己喜歡的領域裡頭努力。我也覺得我很幸運,有這樣的機會可以在有興趣的領域裡,因為這樣我比較知道自己為什麼而努力,在有些時刻享受小小的成就感。然而這樣的生活,有時必須要忍受自己時間太長的投入...特別是忙碌的時候,工作、團訓課、排練全部都攪在一起的時候,實在需要把一些時間留給自己,或......舞團以外的事情。

所以我去學了開車,雖然短時間還沒有車可以開。

總之就是生活的轉移,一天有八小時以上在關注同一件事,一週不只五天;以及人的轉移,黏膩的舞團一日後,沒有別的地方可以去了。

或許這正是機會,再開發新的地方去?
也或許,只是一種新的練習.......

[ 寫 ] 奇幻夢想的起點—舞次方舞蹈工坊

原載於<<北辰>>月報

奇幻夢想的起點—舞次方舞蹈工坊

文/蔣昕

在新竹這個同時具備傳統文化和科技業特質的城市裡,有一群人白天上班,晚上卻聚在一起練習跳舞,並定期演出,以各種身體姿態舞出無限可能。這是舞次方,一個素人現代舞團。

走進新竹公園路上的一條小巷子裡,「舞次方舞蹈工坊」的招牌靜靜地在轉角發亮。並不特別寬敞的入口,引領你經過一幅幅從天花板垂降下來的大型劇照、經過許多藝文訊息張貼的佈告欄,接著視野在三樓豁然開朗,映入眼簾的是木頭色的地板,以及色彩繽紛的各色牆壁。黃色牆壁加上鏡面牆的空間是舞次方的排練教室,裡頭的舞者們或許正揮汗練習爵士舞動作;再上一層樓後進入了劇場空間,黑色的布幕與地板添增了神祕的氣息,而柔和的劇場燈光更為這空間賦予了奇幻氛圍。這裡是舞次方的窩,在這小小空間裡,孕育了平凡人的小小夢想,更創造出無窮盡的大大驚奇。

舞次方舞蹈工坊成立至今已有五年,每年定期推出新作品,不但在新竹地區多次獲選為新竹市優良團隊,今年更成為文建會扶植團隊,並獲得科技專案的補助。舞次方一步一步在新竹打下根基,是新竹少有的以現代舞蹈劇場為主的團體。雖名為「舞蹈」工坊,舞次方的創作更常運用「舞蹈劇場」的方式,將戲劇、音樂、影像等元素融入舞作,生成趣味盎然的片段。

在跳舞的生活之外,舞團的成員都是平凡的上班族、家庭主婦或是學生。雖然不曾在學院受舞蹈教育,但都渴望在單調的日常生活之外,有機會盡情舞動自己的身體。舞次方裡也不乏在園區、研究單位工作的科技人,理工的思考訓練和肢體舞蹈看似無關,但在舞次方,兩者相遇卻迸發出絢爛的火花,譬如將機械動力與多媒體應用在藝術創作上,就是舞次方的一大特色:上下鋪的雙層床、火車的車廂或是精神疾病療養院的慘白房間,都有可能出現在舞台上,創造出敘事氛圍。舞者的動作不見得華麗、技巧高超,但身體的型態指涉了意義,共同架起了整個作品的意涵。再加上燈光和投影技術,使得劇場中瀰漫神秘的氣氛,影像與人體的互動豐富了視覺感受,傳達出舞蹈劇場所要表現的情緒與感知。素人的背景,讓舞次方的作品中更能傳達「並非只有受到規範的身體才能跳舞」的想法。而這正是舞團的信念:舞的「次方」,也就是「舞x舞x舞x舞x舞」展現的是舞蹈表演藝術的無限延伸,所有人都能輕易跳舞並且樂在其中。

舞次方的創作靈感經常來自於平凡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從細微處挖掘豐富的意象,再運用藝術的表現手法呈現。五月二十四日即將在交通大學演出的作品「女舍2011」正是舞次方充滿奇想的代表作之一:宿舍裡的女生,都在房間裡做些什麼?透過具象的畫面和抽象的幻想隱喻, 舞次方以幽默詼諧的手法,呈現女孩們的私密心事。竭誠歡迎你在五月二十四日當天晚上七點半來到交通大學演藝廳,親自體驗舞次方的奇幻魔力。

舞次方獨立創作:《女舍》。今年5月24日,將在新竹交通大學,
改版後新鮮上演。(攝影:張菀倫)

如果我輸了 你還會愛我嗎?--動見体《戰》首部曲、二部曲聯演



"如果我輸了 你還會愛我嗎?"一句句的質問撲面而來,做為開場。每個人都在爭一個輸贏,似乎都只是在確立自己的存在,我要贏,我努力過了,如果事情不是我想像的那個樣子,我的世界就即將崩毀,我不要,努力了那麼久,為的不是這一刻嗎?這麼多身體上的痛苦,到達極限的伸展與拉扯,怎麼沒有帶我來到最美的終點?

"我只不過是犯了全天下投手都會犯的錯"是啊,兩個人的溝通總會有失誤,然後或許表現就每下愈況、狀況不好了。想在跟你的世界裡合作無間,即便出了錯,也努力補救著。投手的身影這麼的標準,背後的投影讓他看起來好高大,動作完美,肌肉線條修長,卻一再被擊出然後失去了和捕手的默契......為什麼會這樣呢?努力了這麼久,卻......

這樣的失落好真實沉重,好像是支持著自己往前的贏球和默契同時間離開了。戰,這是一場戰爭,不是全拿就是全都失去。他在台上告訴我他失去了,我為他流下了眼淚。

然後是那些不耐,規律的動作,又在那些規律中出軌,乒乓球一個一個的擊打,輕重緩急都如同情緒一樣被拋出。被主管責罵著繼續規律的動作,練習、練習;或暴力的揮拍擊出;或是反覆彈著打著...乒乓球是球,也是內心裡的那些沉悶。在一個段落裡女孩倒出了包包裡所有的球,橘黃色的乒乓球也從天花板上傾瀉而出,那是我覺得最美最屏息的畫面。



很佩服這些演員們,他們表現運動的慢速播放,展現了肌肉的力量,拿捏得恰到好處。追根究柢,是對於細節動作的了解撐起了這一切。慢速的投球動作也就算了,慢速的滑壘和跑壘那些實在驚人。還有一段印象深刻的是董怡芬和三個男人的段落,很激烈的肢體對手戲,從輕抱到拉扯,甚至是被摔到地上然後滾了好幾圈。這麼大的動力直接的作用在身體上,毫無保留,觀看的同時心裡也有某些東西這樣毫無保留的被拋、摔、甩出。這些暴力/用力似乎只是偽裝,身體裏頭裝的靈魂並不一定真的強壯,用力的、激烈的動作只是表象,而裡頭藏了什麼?

首部曲的節奏是一段一段的,每一段都有自己的故事...我可以跟著轉換我投入的情緒...,時而搞笑時而酸楚。二部曲則像一個很長的漸強符號,把緊張感一直往上推,卻推了好久好久,情緒堆得好高好高,只是有點缺乏喘息的機會,聚精會神的跟著會有點累。在結尾的時候才有種終於能放鬆些的感覺。

總得來說,我比較喜歡首部曲。我被那種爭一個輸贏的執著所撼動,還有那些語言中透露出的...掙扎著前進的無助感...這次看"戰"感覺挺有趣,我被不屬於我的經驗所感動,然後掉了很多滴眼淚......謝謝在舞台上爆發力量的這些演員們!

(啊,還有我多知道了一個超強的狠腳色,是魏雋展!)



我看到的其他心得:

[非專業評論]"戰"首部曲二部曲聯演---動見体

三分之二劇團-晚安母親

和[備忘]一樣,是由三分之二劇團製作的定目劇,接著又要在新竹鐵屋頂劇場演出了。



舞次方的十三妹也參與演出,角色吃重!讓我非常期待~上次的戲讓我印象深刻而且很有感觸,這次也會進場去看~

[看戲]備忘˙Notes - 當我讓出了我的全部,還需要用備忘來記憶妳嗎

備忘˙Notes- 記下愛情的七層面紗


剛在鐵屋頂劇場看完最後一場三分之二劇團製作的戲--備忘。這是一齣以定目劇方式,連續幾個星期上演好幾場的小型戲劇(定目劇是什麼可以參考這個部落格),整場戲只有男女主角兩個人,用兩小時不到的時間演完了這兩人四天三夜裡的愛情。女生(寶珠)闖入了男生(歐陽飛翔)的公寓,她很喜歡他的公寓,用盡各種方式想要留下來(沒有原因的?)。最後,男生愛上她了,原先想要趕他走的態度轉變成不讓她走。他們相愛了,卻在拿捏距離當中推擠拉扯。這不就是愛情嗎?


你的家、我們的家

DM上的副標題寫著:"記下愛情的七層面紗"。但我注意到的是,你的/我的房間的區分。我想參觀你的浴室、我要待在你的房間、我想要一間大的套房,十一樓,每一面都能照到陽光。那我搬去跟妳住、我們可以結婚...。這齣戲裡實體出現的只有歐陽飛翔的房間,這個空間的歸屬貫穿了他們的關係...透過熟悉的事物擺設,歐陽獲得了自信,在女人面前的自信,這是我的地盤,我的音樂我的香水,有規律的時間表,就連和女人的關係都能集成一冊備忘。

然後寶珠闖入了。她破壞了規律熟悉自信,自在地進到屋子裡,是想成為女主人嗎?還是只想要一時的棲身之地?她的自在與主導讓歐陽亂了方寸,於是漸漸讓出了這單身套房的空間...。他們相愛了,歐陽有了共同的空間還不夠,還讓出了共同的時間。他說"妳想要我怎麼做?無論如何,看見妳,我就開心快樂;看不見妳,我就傷心難過。但我逆來順受。"他有點歇斯底里,賣了股份辭了工作,只為和寶珠在同一個空間中擁有共同的時間。

然而這樣的佔有/想被佔有反而讓寶珠感到負擔。"想到你不會離開這間屋子就覺得好慌張","要搬來跟我一起住就有點太超過囉"。四天三夜,趕人走的變成黏人想要共享的,想留下來的變成想要獨處的,陌生到戀人,備忘錄上自信滿滿擁有過的一百三十五個女人,敵不過這一個名字普通無意闖入的寶珠。

喜歡這齣戲裡討論的房間,小劇場的特質功不可沒。連續當了幾次這戲的前台,看著後台工作人員拿杯子、搬沙發、拖行李、吃便當,這些道具已經很眼熟了,但這是第一次看到它們在劇場裡組合出一個房間。有床、有沙發有茶几衣櫥穿衣鏡,甚至布廉還隔出了觀眾看不到的浴室與廚房。然後再打上魔幻的劇場燈。這似乎真的是一間黃金單身漢的小套房,我幾乎都能想像廚房有多乾淨,房間有多舒適。男人一個人住,有品味的家具加上專人打掃,每天帶不同女人回家,然後隔天準時上班工作/女人沒有家,拒絕住旅館,她嚮往自己住一個大套房,有自己的廚房,樓層很高有大片窗可以曬到陽光;可以帶伴侶回家但是一起住就有點太過分了。

所以他們到底擁有什麼?居所就是安全感的來源。裡頭可以佈滿熟悉的線索灌注成自信,但如果擁有了愛情,那些也可以瞬間丟掉不要。來來回回,關係、安全感,變動地太快讓人無法適從。

他們說這齣戲記愛情的七層面紗,我沒有看到是哪七層;但是從"關係"衍伸出來的意象,融化在台詞動作表情間,滿滿充斥在這兩個小時之內。


小劇場...3D近身秀

才在劇場圈門口觀望的我,是第一次在小劇場看戲,而且這次是真正的戲,不是舞蹈作品,是演員兩人要以他們的動作說話,陪伴觀眾兩小時的戲。我一開始就入迷了,因為坐在第一排(其實也才滿滿兩排),我離演員好近好近,近的可以觀察他們眉眼間的神情流轉。我原先無法想像"舞台劇"上演時,演員們要如何說話才會自然?這次有了新的認識:咬字清楚、聲音表情做足,就會自然不突兀了。男女主角(家祥&鈺玲)的聲音都充滿了情緒,特別注意到的是歐陽擔心寶珠要走,整個人歇斯底里快崩潰地接聽電話的情緒轉折,時而激動時而假裝平復,轉換自如,看起來是在"演",但又不會有"演"的刻意感。

借用MengShan在FB上頭寫到的,現場--特別是小劇場--是一種3D的藝術形式。我們平常看了很多2D的作品,圖片、相片或是電視電腦播放出的已經平面化的影像畫面,但很少有機會直接看到3D的現場演出。大型表演場地,遠遠看跟看螢幕畫面很像,人物也是小小的移動的物體;但因為小劇場很小,舞台上的一切都能細緻地觀看,不像用方框框起來的螢幕那樣,視線被引領到畫面中的重點;而是可以散落在各個角落,有時觀察男女主角臉部表情,偶爾視線撇到他們腳上的拖鞋、散落的旅行箱,以及房間裡的一切。

這次在鐵屋頂劇場的距離,讓我覺得是站在房間的一角看著兩人度過了四天。擺設、音樂和燈光給人置身在內的感覺。觀眾就身在那個房間裡,眼睜睜地看著他們過日子。我想這就是小劇場的魅力吧,你不只是(疏離的)觀看表演,而是目睹活生生的、3D的人在你面前演出他們的悲歡糾結。


延伸閱讀:

穆勒咖啡館-關於備忘錄(感謝箖隱賜稿)
Zingy的美好世界-[戲劇]2/3劇團-備忘錄
Snowing-Notes.備忘

2010的踢機貝可(tizzy bac)

看到時光之硯部落格問讀者的問題:"2010年有哪些音樂陪伴著你呢?"仔細思考之後也想來記錄一下,但想來想去還是只有tizzy bac。



不久前到KTV唱歌,發現點來點去,這幾年來我的歌單已經文青化了...還是該說這些冷門團紅了?在台北時就受到某人感召認識了1976和Echo,雖然沒有聽很多,但至少曾經好好地記住方向感、被溺愛的渴望這些歌詞,外國團方面也因為MUSE聽的多了開始很喜歡。算是某種文青的開端...。

來新竹以來則是蘇打綠、Tizzy bac、萬芳這些。我其實很容易被帶進去。永遠的前室友、改名大絕的大樂當做藥頭,讓我開始認識好多充滿文青氣息的歌手:蘇打綠是因為向左走、向右走音樂劇而開始愛上他們的歌,又因為每次KTV都有一支會尖叫的花把吳青峰帶來現場...所以變得好熟悉。

前情提要太多了。總之,就像張小虹寫的仙草粉圓這篇一樣,寫論文的時候總會伴隨著某種規律的生活習慣:某種食物、某個規律的活動、某種背景音樂伴隨著這篇論文痛苦的生產出來。碩一的微觀期末報告,就是在貓大綜圖,佐以MUSE的Absolution專輯痛苦地生出來。而Tizzy Bac在2010年陪了我大半年,經歷了痛苦的論文生產過程,還有關係的變動帶來的巨大不適。

首先認識的是<如果看見地獄、我就不怕魔鬼>這張有著神經病名稱的專輯,首先吸引我的是勵志的主打歌<鐵之貝克>、故事般的<婚禮歌手>、自嘲到不行的<丹尼爾是GAY>,伴隨著與長輩關係莫名其妙的狀態,反覆播放著這張專輯。碎碎念的歌詞宣洩了所有被阻礙的情緒(所謂啊雜),然後我就愛上他們了。



二月開學展開了情緒難題的過五關斬六將。<For the Way I Live>從配樂堆疊情緒,用keyboard模擬鋸琴的效果像是拉扯五臟六腑,然後再淡淡地唱出自己的處境。For you I'll try, 最後 try的卻是 say goodbye。人們聚合、然後變動或是分離,牽動的已經不只是自體以外的人際關係,黏合的那些觸動每一條神經。分離,大概就像這首歌一樣痛吧。這隻MV簡簡單單,舞者在鏡子之間獨舞,九月的時候發現這個舞者我認識>////<,更添加了我對這首歌的感情。 Tizzy bac的哀傷歌曲總是淡淡地訴說情感,彷彿是過去的事,我已經走過了,不傷了。<Shall we Dance>三拍子的一字一句地告訴對方我很好,你也很好,事情就是這樣,曾經走過就夠了,什麼都夠了,我們都會好好的。

然後就開始聽更早之前的專輯了。<什麼事都叫我分心>、<我想你會變成這樣都是我害的>這兩張專輯也有他們一貫的碎碎念風格。我總是先被他們的節奏吸引,或許更早之前的曲風有更多節奏、更少旋律,chizhong說他們的音樂很"跳",大概就是這個意思吧。接下來往往被一兩句歌詞打動,然後開始搜尋整首歌的歌詞,了解它想要說的故事。
Oh~這無趣人生的輪迴
讓人漸漸看得懂 強迫自己接受前進時迎面而來的風
而太過複雜的情感 讓人總要含著淚
怕最後你忍不住還是怪自己太懦弱
只是我的夢 開始倒退 無聲無息 在倒退
緩慢流動著舊日餘暉 聽見散落一地的心碎
上面這是<七年>堆疊出來的結論,是我最喜歡的一段。



另一首<You'll See>也在自我說服自己很好之後,坦誠,在你轉身瞬間,淚在心底成了河流。好一個失敗的自我說服,但不就是這樣嗎?他們描述了具體且客觀的現況,應該接受的現實,但心裡仍不對勁。淡淡地、淡淡地,他們說人生就是這樣,雖然有時候很心酸/辛酸但還是要自嘲一番繼續走下去。或是聽聽唱唱他們的歌,然後所有的糾結的理智就比較晴朗了。無數個趕論文進度的白天晚上、理智斷線的時刻,還有和小妙妙有所共鳴的時候,有這些歌真好。

他們被稱為牢騷系的樂團,或許對我來說生活就是需要不斷不斷地發牢騷,那些缺乏意義的生活啊、關係的變動啊,唯有透過發發牢騷,才能變得如此美好值得紀念。

2010年,很高興可以認識Tizzy bac。
Cynfox,
需要擁有相似方向的夥伴,
熱愛呼吸吐納間共有的默契。
喜歡直來直往,
在生活中也嘗試扮演不同角色。
希望你喜歡我演的舞者/藝術行政。
 
Copyright 2009 CYNFOX on the STAGE All rights reserved.
Free Blogger Templates by DeluxeTemplates.net
Wordpress Theme by EZwpthemes
Blogger Templates